10.3969/j.issn.1009-6663.2014.03.058
影响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有效性的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药物结合机械通气综合治疗,对肺功能指标与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结果 治愈45例,治愈率为90.0%,无死亡小儿,平均住院时间(22.32±0.82)天.治疗后本组小儿的RR、VPEF/VE和tTPEF/TE值都明显提高(P<0.05),PEF值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危重病评分、氧合指数与疾病治疗有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比较差,机械通气治疗为主流技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危重病评分、氧合指数与治疗有效性密切相关.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病死率极高的危重病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弥散性渗出[1,2].有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新生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约为5.0%约占新生儿死亡的52.3%[3].目前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有所下降[4].本文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50例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归分析,了解哪些因素为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因素,为今后ICU资源配置,以及进一步提高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诊治水平提供支持.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机械通气治疗、中性粒细胞、危重病评分、氧合指数、细胞计数、新生儿、患儿、病死率、治疗及预后、综合治疗、资源配置、住院时间、主流技术、治愈、诊治水平、危重病症、死亡、疾病治疗
19
R44;R31
2014-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