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2096-7993.2024.05.016
探讨仰卧正中位3眼震特征在HC-BPPV责任半规管判定及疗效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仰卧正中位3眼震特征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责任半规管准确判定及疗效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确诊为HC-BPPV的患者187例,其中嵴顶结石症42例,管石症145例.采取快速轴位滚转试验(rapid axial roll test,RART)并详细记录患者在双耳下及仰卧正中位3引出的眼震参数,按照仰卧正中位3眼震方向分为3组:A组(眼震向弱侧)、B组(眼震向强侧)、C组(眼震阴性).通过全自动前庭功能诊治系统(SRM-Ⅳ)进行复位治疗,比较3组HC-BPPV患者的复位治愈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BPPV复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治愈率81.58%(62/76),B组治愈率16.13%(5/31),C组治愈率56.25%(45/80),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38,P<0.001),3组两两比较,患者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A-B=40.294,P<0.001,x2B-C=14.528,P<0.001,x2A-C=11.60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仰卧正中位3眼震方向及BMI是HC-BPPV复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仰卧正中位3眼震的方向、强度及持续时间在判定HC-BPPV责任半规管中有重要意义.
仰卧正中位3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预估
38
R441.2(诊断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202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2-43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