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201/j.issn.2096-7993.2024.05.003

不同面神经处理方式应用于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效果分析

引用
目的:总结不同面神经处理方式应用于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3月接受手术的54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1~67岁,平均44.4岁;随访时间中位数12个月.应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系统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2周和末次随访的面神经功能(HBⅠ~Ⅱ级为功能良好):术前HBⅠ~Ⅱ级42例;分别采用面神经部分移位术(9例)、面神经完全移位术(28例)、面神经切断再重建术(17例)(Ⅰ期或Ⅱ期).分析影响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副神经节瘤39例,神经鞘瘤9例,3例脑膜瘤,纤维黏液样肉瘤、软骨肉瘤、血管内肌纤维瘤各1例.面神经部分移位术后面神经功能HBⅠ~Ⅱ级89%(8/9);面神经完全移位术后HBⅠ~Ⅱ级86%(24/28)28例;面神经切断再重建术后HBⅠ~Ⅱ级分别为2/7(Ⅰ期)和0/3(Ⅱ期).面神经移位患者中肿瘤的大小及手术方式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P<0.05).面神经完全移位术和部分移位术后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对面神经的牵拉可能是影响颈静脉孔区肿瘤外科治疗过程中面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于面神经离断的患者,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面神经重建方式,争取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颈静脉孔区肿瘤、面神经功能、侧颅底手术、面神经移位

38

R74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No:2022-PUMCH-A-094

202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8-371,37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96-7993

42-1764/R

38

2024,3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