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2096-7993.2021.06.003
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的定位作用和筛前动脉分型的意义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SOEC)定位额窦口(FO)和筛前动脉(AEA)的作用,以及AEA内镜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伴有SOEC并完成DrafⅡ A型手术者36例(47侧),记录SOEC与FO、AEA的影像-解剖关系.根据内镜下AEA隆起范围与筛顶的关系,将其分为1型(隆起向内延伸未超越筛顶外侧1/3)、2型(超出1/3,但未超越2/3)和3型(超越筛顶2/3).结果:SOEC出现率占同期DrafⅡ A型手术侧别的26.1%(47/180).CT上,7侧FO被鼻丘上额气房或筛泡上额气房占据,其余40侧(85.1%)均紧邻SOEC前方.AEA100%位于SOEC后缘附近,其中6侧(12.8%)贴附于颅底、41侧(87.2%)悬空于筛顶.内镜下,SOEC识别率为89.4%(42/47),5侧(10.6%)因黏膜水肿、出血等因素未能确认.AEA 识别率为76.6%(36/47),其中 1 型、2型和3型分别占41.7%(15/36)、38.9%(14/36)和 19.4%(7/36).去除额筛气房后,所有FO均位于SOEC的前方或前内侧,所有可识别的AEA在筛前孔水平位于SOEC开口的后缘.结论:SOEC是内镜鼻窦手术中定位FO和AEA的可靠标志;AEA内镜分型有利于指导额筛区域的精准手术.
内镜鼻窦手术、鼻窦炎、眶上筛房、筛前动脉、额窦口
35
R765.9(耳鼻咽喉科学)
2021-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