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1001-1781.2018.24.017
软骨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自20世纪40年代耳显微外科创建以来,随着对于耳部解剖及生理的认识不断加深、手术经验的逐步积累以及技术材料的应用创新,中耳手术实现了长足而稳定的发展,目前主要包括去除进展性病变、修复中耳的解剖结构以及听力重建.中耳手术中用于修补或重建的植入材料对于手术成功率及术后长期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853年,Tonybee提出以橡胶片修补鼓膜.此后100多年间,耳科医师对于植入材料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尝试了包括棉片、纸张、皮肤、静脉壁、心包膜、角膜、硬脑膜、颞肌筋膜、软骨膜等一系列材料.Hall等”1”首次将软骨应用于听骨链成形术;Heermann等”2-3”首先提出栅状软骨修补鼓膜穿孔;Salen”4”和Jansen”5”使用鼻中隔软骨成功进行鼓膜修补.此后各种软骨技术层出不穷,Tos的专著中报道目前已有100余种软骨技术应用于中耳手术.软骨已不仅仅作为鼓膜修补材料的重要选择,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听骨链成形、上鼓室修复、外耳道后壁重建等多种中耳手术中.本文围绕软骨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软骨、中耳手术、鼓膜成形术
32
R764.9(耳鼻咽喉科学)
2019-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1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