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1001-1781.2018.13.002
反转相眼震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变位试验中反转相眼震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18例BPPV患者,其中在变位试验中出现反转相眼震26例,记录和分析其眼震参数,再综合病史特点,对耳石的责任半规管进行判断,并进行对应的耳石复位治疗(CRP),比较疗效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出现反转相眼震的26例BPPV患者均拟诊为水平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其中右水平半规管型15例,左水平半规管型11例,CRP治疗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对疗效进行单因素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P<0.05).结论:对在变位试验中出现反转相眼震并拟诊为BPPV的患者,CRP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治疗有效,治疗性诊断成立,对责任半规管的分析和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变位试验、反转相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
32
R441.2(诊断学)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