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1001-1781.2018.05.015
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及前庭功能评估
目的:双侧前庭病(BVP)是双侧内耳平衡器官或前庭传导通路受损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能力,但临床常被误诊和漏诊.因为前庭功能检查的解读和实施在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BVP深入研究.分析其发病特征、病因及不同前庭功能检查法在诊断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在西京医院眩晕耳聋门诊就诊的BVP患者的症状,检查动态视敏度、双温试验、转椅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颈肌及眼肌).结果:42例患者主诉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站立或行走时头晕不稳(100.0%)、行走或快速头部运动时的振动幻视(50.0%)、静坐或平卧静止时无症状(85.7%)、双侧听力下降(71.4%)、耳鸣(1 9.0%).床旁检查动态视敏度25例(69.4%)患者出现受损;前庭试验结果中:①双温试验反应减弱;②转椅试验增益下降及时间常数缩短;③视频头脉冲试验双侧增益下降伴扫视的患者36例,其中明确病因32例,原因不明4例,仅满足①+②的BVP 6例,其中明确病因者有4例,原因不明者有2例.病因中最常见的为耳毒性药物(14例).20例患者仍能记录到前庭肌源诱发电位(颈肌或眼肌).结论:依据前庭功能检查结果,BVP分为全部频率损失型(①+②+③)和部分频率损失型(①+②),与患者病因相关.BVP是平衡障碍的少见疾病,临床病因复杂,不易确诊.应利用检测法组合以评估双侧前庭功能,前庭肌源诱发电位仅作为辅助诊断的检测方法.
双侧前庭病、头晕、前庭眼反射、视频头脉冲试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
32
R764.33(耳鼻咽喉科学)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00715,81670924;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XJZT13R20
2018-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