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j.issn.1001-1781.2016.21.015
四川省南充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6种标准化变应原对四川省南充地区3 621例AR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变应原的总体分布情况;依据性别、年龄”分为4个组:A组(4~14岁)、B组(>14~29岁)、C组(>29~50岁)、D组(>50岁)”和变应性疾病史进行分组,分析对比变应原的分布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中,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73.73%;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多见的5种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油菜花粉、法国梧桐花粉、猫毛,均为吸入性变应原;不同年龄组中,A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AR家族史、伴支气管哮喘和伴变应性肺炎的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高于其对应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荨麻疹和伴接触性皮炎组与对应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南充地区主要变应原均为吸入性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油菜花粉、法国梧桐花粉、猫毛).变应原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无关,与年龄、过敏疾病史(AR家族史、支气管哮喘史和变应性肺炎史)存在相关性.
鼻炎、变应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流行病学
30
R765.21(耳鼻咽喉科学)
2016-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2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