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易传》"言意之辨"与儒道精神追求
《庄子》和《易传》的"言意之辨"开中国哲学史上"言意之辨"的始端.《庄子》重视"意"的追寻,《易传》关注何以"尽意".《庄子》《易传》的"言意之辨",皆认识到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认识到"言意"在显现最高的本体时的价值定位、实现路径,以及以直觉、体验之实践性来达致最高本体的可行性.但二者的言说方式、具体内涵、目标旨归的差别,则凸显了儒道的学术立场、致思路向、精神风貌之异质.结合《庄子》《易传》"言意之辨"比观,可见二者对"言意之辨"做由认识论到境界论的转换,"意"的追寻即为对终极之"道"的体认,儒道不同的精神追求不仅以"言意之辨"为立基点,以"意"的追寻为终极旨归,且分别体现在二者具体的体道过程中.
《庄子》、《易传》、言意之辨、儒道精神追求
B22(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AZX009
2023-03-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