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成象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根基——兼论中西哲理差异的根源
王树人通过对比西方哲学的概念思维,将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概括为象思维.张祥龙从现象学视野出发,对此差异以及象思维的基本特点作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将在此区分的基础上,通过追溯“象”与“是”背后的思想渊源,尝试将方法论层面的象思维提升至认识论层面的“感通成象”.相关讨论将表明,“感通”是一种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认识能力,感通所成之“象”在超出感觉经验的同时又不走向概念.由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是在感性与理性二元区分的框架下展开的,因此,以“感通成象”为认识论根基的中国古代哲理从根本上溢出了西方传统哲学的视野.
是、象、概念、感通
B26(现代哲学(1919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BZX065
2020-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