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的追寻:何谓孟子的“恻隐之心”?
作为孟子“四端之心”中颇为重要的一端,“恻隐之心”在孟子人性善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来有关“恻隐之心”的解释可分为本体向度的阐释和经验向度的阐释两类.然而,这两种阐释路径都有其自身的有限性.当孟子在谈及“恻隐之心”时,其实隐含了一种对普遍性的追寻.这种对普遍性的探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普遍人性的探寻,二是对普遍方法的探寻.前者涉及恻隐之心在孟子人性论中的普遍存在意义,后者则关涉到恻隐之心如何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挥作用.孟子对于普遍性的追寻表现出与孔子不同的趋向,也使其自身的思想开展出独具特色的工夫论向度.
恻隐之心、本体、同情、普遍性
B221.99(先秦哲学(~前220年))
2020-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