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好议之风及其社会根源
春秋是崇尚评论的时代, 《左传》、《国语》、《春秋事语》等文献大量记载了春秋时人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和对政事的议论.就评论的性质而言, 有事后的评价, 也有事前的预言.评论主体较为广泛, 既有卿、大夫, 也有地位较低的国人和舆人.《左传》、《国语》中所记载的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等形式发表的议论, 实际上是史官对事件发生之后社会舆论的补充记载.世袭制度松动, 人才选拨和任用充满不确定性, 为评议之风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空间.贵族阶层对教育的重视和私学教育的兴起, 为下层贵族和平民子弟通过舆论的力量获取理想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前提条件."立言"不朽的文化观念是春秋好论之风形成的内在动因.
春秋时期、好议之风、世袭制度、私学教育、立言不朽
B222.1(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8-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