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宋明理学生死观之转向
儒学生死观从宋到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中王阳明的生死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分别讨论了宋代和明代理学生死观的特点:宋代理学家的生死论述可被概括为“重生轻死”和“随气聚散”两种类型,明早期陈白沙“以自然为本”的生死观接近于道家,而王阳明的生死观则以“良知”为宗,在龙场悟道的真实体验中建立了以心性超越为基础的儒家生死观,改变了过去罕言生死的传统.文章接着重点分析了王阳明生死观的独特性,指出其与宋儒、陈白沙以及传统“三不朽”观念的差别,这种基于道德又超越道德、融通佛道又归本于儒的新型态生死观,对于宋明理学生死观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生死观、宋明理学、王阳明、良知、超越
B248.2
2016-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