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心”到”道德本心”——对荀子”心”的分析
受西方哲学影响,我们往往从认识论角度来解释荀子的”心”概念及天人关系,”天”被还原为自然意义上的存在,”心”则被判定为具有道德能力的认知主体,从而截断了人”心”与”天道”之间可能的贯通途径.不止如此,我们还从道德形而上学角度来考察荀子的道德学说,认为它缺乏一个形而上学基础,认为自然的”天”根本无法充当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基础.荀子没有将道德的根基落在人”心”上,他要表明的是,道德主体无法依靠自身建构起道德大厦,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更高的价值作为依托,这个更高的价值就是”天道”.”天道”落到政治生活中,便是制度和礼法.”心”充当了”天”和”人”联结的纽带,同时也是制度和礼法”制作”的发动者,最根本之处在于,其完成了”人”向”天道”的回归.
认识心、道德本心、天道、自然、目的论
B222.6(先秦哲学(~前220年))
2015-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