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纲”伦理的现代反思
“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儒家道德体系的“总纲”,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三纲”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一种误读.其实,“三纲”体现了儒家“仁义”和“仁爱”的伦理精神,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其本质内涵是从整体利益出发,体现小我服从大我、个体服从全体、部分服从整体的“抽象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应该抛开片面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全面地审视“三纲”,从中汲取合理的价值资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三纲、价值批判、现代反思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15-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