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孔像考
孔庙设像,初时为绘画形态。塑像出现后,其座向、服制又有争论和演变。宋人开始对像祭的合理性及设祭安排提出疑问,苏轼以“匍匐就食”为讥,程颐说“若多一茎须便是别人”。在解决方案上,朱熹主张仿古人设席模样塑像坐于地,明人则将祭品设于高案之上以对应高塑的孔像。在尝试破解祭或他人的难题时,明人最终走向了革命。明代毁像的理论依据,一是认为像祭有失古礼,二是认为塑像本自佛教。嘉靖毁像令施行后,孔像并未完全消失,甚至出现了像、主并祭而行的局面。就感召后学激发心志而言,像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孔庙、孔像、像祭、毁像
B2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