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

引用
孝是伴随着家庭出现而出现的,其自然意义是指对父母的能养与敬事,属于私德范畴.自春秋战国以来,在以儒家为主的诸多学派对其进行的理论膨胀与实践延伸中,发生了愈益深刻的异化.这种异化,一方面表现为随着孝的社会化、政治化,使其由家庭私德而放大为社会公德与政治道德;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孝的法律化,将社会与政治的种种规范注入了作为家庭私德的孝中,使其由道德规范发展为法律规范,更加远离其本来.孝的这种异化趋势对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孝、传统社会、道德、异化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7-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孔子研究

1002-2627

37-1037/C

2004,(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