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臆解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从已有的和可能的解释看,大致包含三重意蕴:在知识论层面,孟子的命题并未建构一种主-客之间对象性关系框架和主体性姿态,而是超越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及其对立意义上的心物关系;在道德哲学层面,它从性善论和道德的自足性角度给出了道德的内在理由,并从境界和功夫两个方面说明了"万物皆备于我"的伦理学意义;在形而上学层面,它彰显了人的存在论基础,"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和"万物皆备于吾心"从不同侧面阐释并发挥了孟子的命题,从而凸显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形而上学意蕴.
"万物皆备与我"、命题、臆解
B222.5(先秦哲学(~前220年))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