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的结构性特征对生产率的作用研究
在对知识工作的结构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知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生产率关系模型,指出对于知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过程并不必然导致最优生产率,知识工作生产率随着其程序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工作,由于其创新性要求以及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不同,最优生产率对应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知识含晕越低的岗位,其最优生产率对应的程序化、规范化程度越高;知识含量越高的岗位,其最优生产率对应的程序化、规范化程度越低.掌握知识工作的结构性特征规律,努力实现知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挖掘知识工作中的创新行为.该模型的建立为企业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选取提供了借鉴,为知识工作生产率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知识工作、生产率、结构化特征、知识含量
28
C931.2(管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1024;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hzf08003
2013-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8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