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6804.2010.06.004
国家科学与超国家科学的博弈——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运行状况调查为例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的建立与发展是研究欧洲超国家层面科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案例。本文主要考察CERN前20年(1954—1974年)间的科研运作模式及相关的制度调整过程,描述了CERN为协调各国在其中的科研活动和解决组织内外科学家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机制改革;继之,通过对CERN论文合著和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的计量分析,考察了机制改革的作用和科研团队的变化情况,发现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以中性流实验联合体——CERN第一个大型科学联合体为具体案例,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科研团队在CERN相互融合成为大型科学联合体的进程,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员、领导结构、以及联合体对科学家创造力的影响。本文认为,CERN运作模式的改变,是“国家科学”和“超国家层面科学”这两种不同层面的制度化科学形式相互协调、相互磨合的结果,这是一种以科学国际主义为主导、同时兼顾国家科学发展的科研运作模式:当这两种科学发展形式相遇后,起初由于不同文化、语言、地缘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缘故,形成了一些带有显著国家或地域文化特色的科学家小组。但CERN通过机制改革,把这些科学家小组转变为多个以科研任务为导向、超越国家意识的科学联合体,中性流的发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机制改革的价值和作用。
科学联合、国家科学、超国家科学、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科研运作模式
G316(科学研究工作)
201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