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60/TB-2023-0975

冰期旋回中热带西太平洋碳源汇过程、机理与效应

引用
冰期旋回是第四纪地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热带西太平洋通过水文循环控制全球气候演化,这是"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于现代热带西太平洋CO2总体上处于海-气平衡,因此基于"将今论古"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热带西太平洋相对于南大洋等高纬海区在大气CO2分压(pCO2)冰期旋回中的作用并没那么重要,从而低估了热带西太平洋通过碳源汇演替调控全球气候的作用.在综合分析上新世以来冰期旋回中热带西太平洋碳源汇过程与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其气候效应模式,发现冰期时海平面降低导致更多的河流营养物进入海洋,致使近海表层有机碳生产和海底有机碳埋藏加强;同时,远洋为了"补偿"陆架珊瑚礁等钙质生物碳酸盐生产的减少,引起其深部[CO32-]和碱度增加,致使远洋深部碳库增强;另外,开放洋区大型硅藻勃发等有机碳生产演化事件在大洋深部形成呼吸碳库,进一步"放大"了上述增强的深部碳库.这些碳循环过程表明冰期热带西太平洋扮演碳汇角色.间冰期时上述碳循环过程发生的方向或强度与冰期相反,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间冰期热带西太平洋是否扮演碳源角色;尽管冰消期,其确实能向大气释放CO2.此外,叠加在冰期旋回之上的长尺度记录以及跨越冰期旋回的重大事件记录均显示,热带西太平洋可以通过全球的遥相关或洋际交换,在深部"被动"形成碳库.但这种"被动"形成的深部碳库是否也发生在冰期旋回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总之,热带西太平洋碳循环也同水文循环一样,通过碳源汇演替对冰期旋回中大气pCO2和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丰富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理论的内涵.

表层海洋固碳、深部海洋储碳、海平面、风尘、碳循环、上新世以来

69

F291.1;P595;P73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泰山学者工程项目;泰山学者工程项目

2024-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742-175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69

2024,69(1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