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新用途:不对称合成手性α-氨基酸
手性一级胺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农药等分子中,比如构成生命体的20种天然α-氨基酸大部分都是手性一级胺.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的方法合成手性一级胺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氨气是除了氮气外最便宜易得的氮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有机合成中.但在手性合成方面,直接利用氨气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制备手性一级胺是一个非常挑战的课题[1,2],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具有强Lewis碱性的氨气容易与Lewis酸性的过渡金属配位,从而导致金属催化剂失活;(2)产物一级胺具有比氨气更强的亲核性,难以控制氨气的单烷基化.传统的解决方法是给氨气引入保护基,反应完成后再进行切除,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操作步骤与合成成本.目前,从氨气出发直接不对称合成手性一级胺仅有3例报道:2009年,Kobayashi小组[3]报道了首例氨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体系需要加入过量的手性双磷配体保持钯催化剂活性;同年,Hartwig小组[4]报道了铱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通过加入大大过量的氨气(100当量)抑制氨的双烯丙基化产物生成;2018年,Schaub小组3报道了钌催化的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该体系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
不对称合成、氨基酸、新用途
67
O621.34;R977.4;TQ464.7
202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565-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