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管理概念的新释义
作为地球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草地(grassland)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我国草地总面积为3.31×106 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其中绝大部分为天然草地,人工(栽培)草地仅占草地总面积的3.1%[1].草地既是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持续不断地提供肉、奶、皮、毛等高质量畜产品,也是北方区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牧区及邻近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稳定作用;同时,草地还是多个游牧民族的“发祥地”,对“草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独特价值.对于这种“可更新”且具有“活资本”(living capita)性质的草地资源的利用,自有人类存在(远长于历史记录)以来就已经开始.经过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演进,既形成了早期的传统草地利用方式,诸如游牧、季节放牧与刈割等,也发展、建立了现代草地利用方式,包括划区轮牧、牧刈轮换、草场改良等.那么,如何实施合理而有效的草地管理,使草地结构与功能持续稳定,草地资源效力获得充分发挥,最终提升草地畜牧业发展水平,并且维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是草原牧民、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基本要求.
64
2020-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