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60/972011-2531

涠洲岛滨珊瑚中的生物侵蚀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引用
海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对南海北部涠洲岛珊瑚礁的负面影响已被初步肯定,但缺少直接、定量的研究实例.本文通过分析涠洲岛滨珊瑚骨骼内侵蚀生物的种类及其侵蚀强度,研究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侵蚀之间的关系,评估生物侵蚀作用对涠洲岛珊瑚以及珊瑚礁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采集的滨珊瑚样品中发现的大型侵蚀生物主要包括:双壳类(bivalves,主要是Lithophaga spp.)、海绵(sponges,王要是Cliothosa spp.和Cliona spp.)、藤壶(barnacles)和蠕虫(包括星虫sipunculans和多毛类polychaetes),此外还发现了微型生物侵蚀的痕迹.其中,双壳类Lithophaga spp.占王导,特别是靠近人类活动密集、污染物排放集中、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海域,这主要集中在岛的南部,其生物侵蚀强度也明显高于岛北部远离污染源、水质相对较好的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侵蚀生物数量明显上升,侵蚀强度增加,对涠洲岛珊瑚的生存、礁区碳酸钙的堆积乃至礁体的增长都极其不利.本研究还提出,珊瑚骨骼内的生物侵蚀强度,特别是双壳类和海绵的侵蚀强度,可用来指示礁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生物侵蚀、滨珊瑚、富营养化、珊瑚礁、涠洲岛、南海北部

5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956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54,410250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80300;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0208

2014-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74-158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58

2013,58(1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