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023-074X.2008.12.010
天山北麓霍尔果斯背斜晚中新世以来翼旋转方式的生长
霍尔果斯背斜位于天山北麓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第二排背斜带的西段,为走向近东西的断层相关褶皱.在南北向穿过背斜的金钩河剖面中,背斜南翼地层由走向东西、南倾55°的安集海河组(E2-3a)、沙湾组((E3-N1)s)、塔西河组(N1)力和独山子组(N2d)下部等前生长地层,以及相同走向、倾角从独山子组(N2d)下部55°减小至倾角47°的西域组((N2-Q1)X)底部直至西域组顶部水平的生长地层构成.背斜北翼被突破断层切割并受到拖曳,呈直立或者微弱倒转.在深部,背斜基本对称,核部为白垩系和侏罗纪煤系地层;背斜南翼的前生长地层显示为产状稳定的南倾反射面,生长地层显示为倾角向上逐渐减小的反射面,整体呈扇形,表明霍尔果斯背斜是南翼通过翼旋转方式生长的滑脱褶皱.依据背斜的生长模型和磁性地层学约束的生长地层年龄,霍尔果斯背斜南翼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平均地壳缩短速率为~0.46 mm/a,平均构造隆升速率为~0.86 mm/a,超过天山北麓晚新生代的平均沉积速率,这与野外观察到的背斜顶部受到强烈剥蚀是一致的.考虑到霍尔果斯背斜基本对称的几何形态及对突破断层影响的忽略,背斜两翼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共同吸收的地壳缩短应不小于~0.92 mm/a.
天山、新生代、霍尔果斯背斜、生长地层、翼旋转
53
P5(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31
2009-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14-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