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023-074X.2005.03.008
云南洱海盆地早期人类活动的花粉证据
云南洱海钻孔沉积物花粉提供了流域人类活动的证据.精确的AMS 14C年代序列的建立使得花粉结果与考古、史料记载可以比较.早期人类毁林开始于约5500 aBP(14C),以流域垂直植被带谱的退化和次生松林的形成为标志.人类活动最初表现为对森林植被的选择性砍伐.毁林导致了流域地表径流的增加和侵蚀作用的加强.牧草、作物等草本花粉的出现和增加反映早期畜牧业和原始农业耕作的存在.有限的人类活动和适宜的气候使得次生松林得以迅速繁荣,土壤侵蚀也随之降低.花粉浓度显示的严重的毁林时期出现在2160 aBP(14C)后,与历史资料记录的人口快速膨胀、第1个县制建立的开始时间相一致.农业的发展使得耕作土壤侵蚀不断加强,入湖细颗粒物质和营养物质增多.人类严重毁林引起的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更突出.花粉揭示的人类活动开始时间早于研究区最老的考古年代约1500年(14C).
花粉、植被、人类活动证据、洱海
50
Q94(植物学)
大陆钻探项目KZCX2-SW-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03;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英国皇家学会资助项目
2005-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3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