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321/j.issn:0023-074X.2002.09.004

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

引用
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 震源深度的研究, 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 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 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 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 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 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 km, 东部地区为(13±6) km, 西部为(18±8) km, 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 km. 我国大陆地震深度最大的地区是新疆西南部地区, 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 震源深度与构造分区的关系密切, 青藏活动地块震源深度平均为(33±12) km. 新疆活动地块为(21±10) km, 华北为(14±7) km; 东北为(11±5) km; 华南为(10±4) km. 完整地块边界上的地震较深, 其中最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北缘; 准噶尔盆地的南边缘, 阿拉善地块的南边缘; 鄂尔多斯地块的东、西两侧以及四川盆地的西边缘. 在新生性的破裂带上地震偏浅, 如滇西南地震带及张渤地震带. 另外, 还根据我国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讨论了壳幔(主要是地壳)力学行为、变形属性和破坏方式.

中国大陆、震源深度

47

P315(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8040700

2004-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63-66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47

2002,47(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