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是怎样的?
几句杂感,不连贯、没有逻辑.
很愿意来这里参加这种会.来了就是学习,用心学习、思考,很苦,很苦,但苦涩之后,余味甘甜.我想起了小时候,60多年前,我们家乡不仅清明要扫墓,冬至也要扫墓.扫墓时,有钱人、大户人家会有不少贡品,其中有一种发面烤饼,很好吃.穷人家的孩子来了,在墓前磕个头,可以领一个饼.来领饼的人多,墓主家有面子.小时我就去领过几次饼.这是一个卑微的农家子弟的经历.不过同乞食不同,这次参会有点过节凑热闹的意思.我作这个不恰当的比喻是讲来参加这个会很有收获,很高兴.
参会收获的,不仅是一个饼,也有一碗很有营养的粥,里面什么都有,香甜的、麻辣的,五味杂陈.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什么都多元,意识形态也一样.不过我特别注意的是一些有突破性的、甚至对我们已形成的一些理念、共识有"颠覆性"的发言.
2013-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