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1815.2023.23.011

内镜下经椎板间联合椎间孔入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生物力学评价

引用
为了解决单纯应用椎板间或椎间孔入路,对于多部位、多因素、多层面致压的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病例,往往存在减压不彻底的情况,通过建立人体腰椎L4-L5节段有限元模型M0,构建精确的腰椎仿真模型,模拟经椎板间联合椎间孔入路减压,即 Endo-LOVE(endoscopic LOVE decompression)联合 PTED(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形成的环绕关节突周围减压M3模型,研究经椎板间联合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生物力学变化及对责任节段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M3处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六种工况下时,其L4-L5责任节段活动度相对M0分别增加7.28%、11.29%、0.51%、0.27%、L 17%、0.51%,未发生节段失稳;M3处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六种不同条件下时,其椎间盘Von Mises应力极值相对M0分别增加3.20%、9.51%、0.55%、0.10%、0.39%、-0.44%,未发生应力突变.可见在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联合椎间孔入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其责任节段活动度ROM值和椎间盘Von Mises应力极值与正常的L4-L5节段相比,未见明显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其可在保留关节突关节的情况下扩大椎管容积、充分减压,有效维持责任节段的稳定性.

腰椎管狭窄症、Endo-LOVE、椎板开窗、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23

R687.3;R318.01;0242.2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Z191100006619028

202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843-984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技术与工程

1671-1815

11-4688/T

23

2023,23(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