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815.2020.35.021
北部湾盆地乌石17X油田流三段孔隙定量演化
为揭示乌石17X油田储集层的有效性,综合利用铸体薄片鉴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演化史、热演化史及地下水溶液活动等,分析储集层成岩演化与孔隙定量演化.研究表明,储集层经历了碱性-酸性-碱性的演变过程,成岩演化序列也相应地经历了早(菱铁矿与白云石胶结)、中(长石、岩屑溶解、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生成、石膏胶结)、晚(石英溶蚀、石膏溶蚀、铁方解石胶结、菱铁矿重结晶)3期;在成岩演化史研究基础上,结合面孔率与孔隙度的转化关系,经压实作用校正,对孔隙度进行反演回剥,从而建立地质历史时期实际的孔隙度演化曲线.研究表明:储集层由于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大于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增加的孔隙度是后期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孔隙演化史与油气充注史关系表明:油气充注时期储层孔隙度中孔,利于油气充注,后期因溶蚀作用贡献,充注饱和度更高.孔隙演化史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使得中深层储集层有效性评价更加准确.
成岩演化、孔隙度演化、胶结溶解序列、孔隙度反演、面孔率
20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7
2021-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492-1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