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诺》在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译介与接受
在有关中国现代话剧史的论述中,法国作家埃德蒙·罗斯当(Edmond Rostand,1868-1918)的名剧《西哈诺》常常被提及.《西哈诺》是法国后期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影响力几可与雨果的《艾纳尼》相媲美.这部风靡一时的法国名剧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获得国内读者的广泛注意,并且数次登上话剧舞台.面对中法戏剧交流中这一颇为有趣的个案,本文试图追溯它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路径,厘清与之关联的人物与事件,重现中国读者、观众对它的批评与再造,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彼时中国知识界对于法国戏剧的择取标准与接受特点.
方于、洪深、《西哈诺》、复旦剧社、艺专剧社
2019-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3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