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18
艾滋病患者中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 比较艾滋病患者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年至2021年艾滋病患者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为TM组,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为NTM组,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平均年龄均小于40岁,NTM组24%患者预后不良,TM组预后不良占17%.相比于NTM组,TM组患者白蛋白更低(P=0.003),降钙素原更高(P=0.002),血沉更慢(P=0.011),真菌D葡聚糖更高(P<0.001)o NTM组患者内毒素越低,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P=0.022);白蛋白<30 g/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白蛋白>30 g/L的患者(P=0.017);CD8<250/μ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CD8>250/μL的患者(P=0.049).TM组CD8<250/p.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CD8>250/p.L的患者(P=0.012);真菌D葡聚糖越低,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P=0.016).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中,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相比,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者白蛋白更低,血沉相对较慢,真菌D葡聚糖水平明显升高且有利于患者预后.2组患者预后均较差,较高的CD8水平预示着较好的预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特征、预后
43
R512(传染病)
云南省科技厅地方高校联合专项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院内临床课题
2022-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