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07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目的 分析隆阳区妊娠期妇女不同孕期以及孕前体质量体成分的差异.方法 对隆阳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检档案接受孕期检查的10913例孕妇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其体成分.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组(5616例)、孕中期组(4396例)、孕晚期组(901例)3组;根据中国BMI参考标准,将孕前体质量指数分为消瘦组(2490例)、正常体质量组(6399例)、超重组(1507例)、肥胖组(517例);按照怀孕时是否处于主要的生育年龄,将年龄分为<23岁组(3757例)、23~28岁组(4803例)、29~34岁组(1830例)、≥35岁组(523例)4个年龄段,比较各组间体成分的差异.结果 孕早期、中期、晚期3组体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成分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妊娠前体质量正常组、消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各组的基础代谢率、总体水、细胞内液、体脂百分比、脂肪重、去脂体重、肌肉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4个年龄组,其中细胞内液、体脂百分比、脂肪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怀孕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根据妊娠期妇女体成分的变化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为减少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妊娠期、体成分、体质量指数、营养
41
R715.3(妇产科学)
云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018134
2021-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