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4706.2009.07.002
震荡大鼠脑内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的变化
目的 观察脑震荡(CC)大鼠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T)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CC大鼠认知行为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方法 自制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复制仪复制C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伤后1d、2 d、4d、8d、16 d和24d组(n=8),另设正常对照组(n=8).动物定时经左心腔灌注固定取脑,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用抗VAChT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前额叶皮质(PFC)、尾壳核脑室旁(CPu-1)、尾壳核远离脑室外侧区(CPu-2)、伏隔核(AcbC)、斜角带垂直臂核(VDB)、斜角带水平臂核(HDB)、梨状皮质(Pir)、顶叶联合皮质(PtA)、海马(fCA1-3)、丘脑背内侧核(MDM)、丘脑背外侧核(LDVL)、下丘脑外侧区(LH)、皮质后外侧杏仁核(PLCo)等15个脑区VAChT阳性表达物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 大鼠CC后VAChT阳性表达呈下降改变,各脑区达低谷的时间各不相同,至伤后24 d均恢复或接近正常,它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中呈颗粒状着色.结论 (1) VAChT在正常大脑广泛区域的神经元中有表达;(2) CC鼠伤后VAChT表达下调可能与CC鼠的认知行为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脑震荡、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免疫组化、大鼠、光密度
30
R338.1+3(人体生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60027,30560041;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C0048M,2005C0026Q
2009-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