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91/j.cnki.kmxyxb.2015.05.018
试论明清时期云南的书院教育
明清时期,云南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也得到进一步开发。由于明清统治者的重视和积极经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书院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明末,云南全省已有书院65所,但主要集中在腹里发达地区。至清朝后,书院的设置几乎遍布云南各县,在空间的分布上与明代相比有较大的拓展。从总体上来看,明清时期云南书院的分布的不平衡性特征突出,折射出地方经济社会基础与文化教育的内在密切关系。书院教育的发展,传播了内地儒家文化,增强了云南边疆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对边疆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地区、明清时期、儒学、书院教育、边疆民族
G649.299(高等教育)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教育政策研究”2014Z158;文山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课题“明清时期云南的教育与边疆文化传播研究”14WSZ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朝西南边疆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社会内地化研究”14XMZ095。
2015-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