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91/j.cnki.kmxyxb.2015.04.011
清以降滇中聚落移民与文化调适个案分析--以云南峨山县槽子河流域为中心的田野考察
云南省内彝族多分布在山区,汉族多分布在坝区。自明清以降,坝区移民逐渐向山区迁移。在此过程中,移民常把坝区的风俗及文化活动移植于山区,实现移民群体与当地民众的融洽相处。在强行推广儒家文化时,山区村落存在暂时性的汉文化“间歇期”,直至清末,以儒学为主导的汉文化才逐渐“反客为主”,这在当地村民慎终追远、建造“字纸库”等促进汉文化传播的具体形式中得以体现,也说明这一时期当地民族亦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
云南峨山县、槽子河流域、山区聚落、区际移民、儒家文化、文化传播
K901.9(地理学)
2015-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1-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