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污名的建构与主体性应对策略--基于云南昆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
在以户籍制度为主导的资源分配和地方治理逻辑下,通过知识精英、大众传媒的符号生产及城市居民的社会标签运作,农民工子女负面刻板印象被固化,导致其地位受损,出现内化污名倾向。面对污名,农民工子女的应对策略包括:建立新的社会分类标准,区别和离弃所属群体,认同并模仿强势群体,以及辨认和展示自我优势。农民工子女身份污名的消除需要从个体、群体以及社会与制度多层面综合介入。
农民工子女、身份污名、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应对策略
C913;C912(社会学)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QN2013046。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