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1.011

小说《白鲸》中埃哈伯人格的“脸面性”解读

引用
“脸”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哲学核心。它是由展示“表征”的“白墙”与紧锁主体的“黑洞”构成的体系。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所引发的权利结构变化触发了非个性化的群体组织“脸”的形成。本文用“脸面性”思想解读《白鲸》的主人公埃哈伯,从他的“入脸”、“在脸”和“去脸”出发,探究主体如何经过“块茎”、“去疆域化”、“生成”和“无器官身体”,最终线化“白墙”,冲出“黑洞”,完成复仇。虽成为“脸面性”的牺牲品,但在埃哈伯身上却闪烁着未来的曙光,即为个性获得解放敢于抛弃既得利益的牺牲精神。

《白鲸》、埃哈伯、“脸面性”、解读

I106.4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精神分裂分析视域下藤泽周平作品研究”编号14D007的研究成果。

2015-0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5-6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外语研究

1674-8921

31-2039/H

2015,(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