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921.2015.01.007
寓教于“行”:二语教师在修正性反馈中的非言语行为
在二语课堂中,非言语行为普遍存在。本研究以课堂观察和刺激性回忆采访为研究工具,探讨了二语教师在给学生修正性反馈时产生的非言语行为及其对学生接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7个语段中,60.2%含有教师的各种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多部位肢体动作以及混合型非言语行为等,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混合型非言语行为,其次是头部动作和指示型手势。语段分析表明,当教师反馈中含有非言语行为时,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接纳行为。学生的刺激性回忆进一步揭示,教师非言语行为有助于学生对修正性反馈的理解。
非言语行为、修正性反馈、接纳行为
H319(英语)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英语教师在三种互动教学模式下的非言语行为研究”编号11C1245的支持。
2015-0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