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写在莫言获奖之后
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很多时候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而要在译文中加以准确传递,常常是无计可施.进入汉译英的翻译领地,这种遗憾更加凸显.这对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不无启迪.莫言的获奖,有助于缓解国人期待“破蛋”的焦躁,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会长期存在,因为似乎可以这样说: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过程,经常是一个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变“意义不确定”为“意义确定”的过程,一个从浪漫诗的意境向现实的逻辑世界回落的过程.
中国文学、诺贝尔文学奖、汉译英、语言硬伤
H315.9(英语)
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重点项目"解读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编号12ZDB086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