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我的“古今中外”之路

引用
在学界,我大概以研究领域涉及"古今中外"而为人所知.一些朋友和同事还时有溢美之辞,如"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之类.从表面上看,我的研究似乎确有这样的特色,我于古今中外俱有涉猎,而且均有专著问世:于"古",我有《韵图考》和与汪寿明先生合著的《汉语音韵学纲要》;于"今",我有《汉语的构词法研究》一书在海内外发行,并有《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一书为学界侧目;于"外",我有《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一书的中英文版在国内外出版;于"中",或者说当下中国,则有《危机下的中文》一部忧世之作.至于交织古今中外的,则有已重印十余次的《汉英语对比纲要》和《中外命名艺术》等书,还有关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几十篇论文和四、五部译著.而且我横跨几个学科担任博士生导师,培养的学生搞古、今、中、外的都有.从表面上看,我似乎也担得起这四个字,但实际上,每当我听到这四个字的赞语时,心中有的只是惴惴不安.

汉语音韵学、翻译理论研究、构词法研究、对比语言学、博士生导师、哲学思考、研究领域、学界、命名艺术、汉语研究、纲要、表面、字本位、英文版、汉英语、专著、中文、中国、译著、学生

H0 ;H11

2013-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外语研究

1674-8921

31-2039/H

2013,(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