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886.2012.09.005
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
目前,针对我国濒死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视角,本文利用2004-2010年A股被特别处理公司的数据,考察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濒死企业状况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其状况,濒死企业既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又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濒死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隐性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其状况.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更高、对企业未来价值损害更大,这可能是被特别处理企业摘帽后二次“戴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政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隐性化、濒死企业、经济后果
F23;F2
本文的研究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是西南财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JBK1207090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3-05-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