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大研发活动的R&D规模收益及合理配置研究
在中国研发投入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自主研发效率偏低的背景下,优化R&D资源配置对提高创新产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包含三大研发活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量方法,利用1997-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测算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创新产出弹性以及R&D活动规模收益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专利产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创新产出衡量指标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77、0.814、1.348和0.234、0.759、1.046时,规模收益分别为2.439和2.039,说明R&D投入整体呈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较低的基础研究投入导致基础研究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偏低,拉低了R&D整体的规模收益;因此,在增加R&D投入的同时,应向基础研究投入倾斜,以便提升整体的R&D创新绩效.
产出弹性、规模收益、R&D配置
19
F204(国民经济管理)
2018-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