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2938.2016.02.001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中国终于在1980年--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该农业革命的动力和历史上其他的农业革命十分不同.它是“隐性的”,因为它不是来自某种新的投入而提高了某些产物的亩均产出,而主要是由于从低值的谷物生产转向越来越多的高值肉禽鱼、蛋奶和(高档)蔬菜与水果的生产.这个变化是由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食物消费转化所推动的,是伴随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收入水平上升而来的.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农业变迁不简单取决于市场和/或技术,或产权制度等人们如今较多关注的因素,而是由这些因素和人地关系资源禀赋、城乡关系、国家行为,以及历史巧合之间的互动所促成的.中国的经验其实与印度的至为相似,而不同于西方国家或所谓的“东亚模式”的国家.即便如此,中国经验也和印度有重要的不同.
人地关系资源禀赋、农业与手工业的紧密缠结、单向的城乡贸易、食物消费革命、“东亚”合作经验
H0 ;TV2
2016-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6页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