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
【目的】为了摸清贵州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危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明确贵州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方法】采用田间笼罩接虫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密度的稻水象甲成虫与水稻被害叶率、幼虫密度、水稻分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损失等的关系。【结果】稻水象甲成虫密度与水稻被害叶率和幼虫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稻水象甲的危害明显减少水稻分蘖数和穗数,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建立了产量损失率与被害叶率、成虫密度、幼虫密度的回归方程,计算获得了插秧后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的叶片被害率的防治指标为59.65%、52.97%、50.96%、48.52%,成虫的防治指标为20头/m2(1头/丛),幼虫的防治指标为130头/m2(6.5头/丛)。【结论】该结果对贵州省稻水象甲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稻水象甲、产量损失、防治指标、被害叶率、贵州
S43;S51
Supported projects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稻水象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黔科合NY字[2010]3079号;“优效白僵菌YS03菌株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4]3015号
2016-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74-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