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捕食性昆虫群落、结构与动态研究
【目的】探究小麦捕食性昆虫群落结构以及动态规律,为小麦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了网捕法、陷阱法、黄盘法和马氏网法定期采集地表、小麦植株上的捕食性昆虫,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计数和数据分析。【结果】两年共采集捕食性昆虫1479头,属于4目7科22种,其中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1781)为优势种;小麦拔节期之前几乎没有捕食性昆虫,抽穗期和扬花期捕食性昆虫个体数和物种数逐渐增加,灌浆期和乳熟期物种数继续增加、个体数则迅速增多;捕食性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均随时间整体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优势集中性指数 C和优势度 B则整体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小麦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麦田、捕食性昆虫、群落结构、动态
S47;S43
Supported projects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2
2016-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4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