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79/j.issn.2095?1353.2015.147
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对不同基因型番茄叶内三种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在番茄抗茄二十八星瓢虫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 中的作用,探讨茉莉酸信号因子在植物防御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利用3种基因型番茄茉莉酸合成缺失突变体 spr2、茉莉酸合成过量表达体35s、野生型番茄 Wt 为材料,通过经2龄茄二十八星瓢虫分别取食6、24、48 h 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3种基因型番茄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 PAL)、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PI)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35s 型番茄叶片内 PI 活性显著高于另两种番茄叶片,而 spr2型番茄叶片 PI 活性最低。瓢虫为害后,3种基因型番茄 PI 酶活性明显提高,在35s 和 Wt 型番茄中,PI 和 LOX酶活性在胁迫24 h 和6 h 达到最高值,而 spr2型番茄没有显著变化。受到瓢虫侵染的系统叶中,PI 和 LOX酶活性也受到了诱导,系统叶变化趋势同危害叶相同,但诱导的 PI 和 LOX 酶活性明显低于危害叶。在危害处理过程中,均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系统叶中,则 PAL 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番茄叶片受害后,PI和 LOX 酶活性上升辐度大于 PAL,说明 PI 和 LOX 对取食胁迫响应比 PAL 更敏感。【结论】35s 茉莉酸合成过量表达体的番茄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有一定的抗虫作用,因此,茉莉酸在植物抗性中起了一定作用。
茄二十八星瓢虫、突变体番茄、防御酶活性、基因表达
S43;S4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01121;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5N0027
2015-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36-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