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52-8255.2009.02.014
黄曲条跳甲对毒死蜱敏感性差异的生化机制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2个室内试验种群(蔊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和1个田间自然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结果表明,蔊菜试验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最低,为30.345 9 mg·L-1;田间自然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最高,为77.844 8 mg·L-1,与薄菜试验种群相比的敏感性指数为0.39.对不同种群黄曲条跳甲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田间自然种群AChE活性最低,与蔊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田间自然种群GSTs活性最高,与蔊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黄曲条跳甲蔊菜试验种群CarE活性最低,田间自然种群CarE活性最高,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黄曲条跳甲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下降可能与AChE活性的降低,与CarE、GSTs的活性提高有一定的关系.
黄曲条跳甲、毒死蜱、敏感性、生化机制
46
S43;S4
国家973前期重点项目2004CCA0020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0610025
2009-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