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52-8255.2007.03.010
影响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主导因素
研究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化生态主导因素,田间红色麦长管蚜种群对不同抗蚜性寄主的反应和自然条件下,不同体色麦长管蚜的生殖力以及后代种群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麦长管蚜种群中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8,29,30,31℃时,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分别为6.66%,38.30%,70.60%和65.24%.麦长管蚜体色变化过程中,温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与光周期和寄主营养的关系甚微.红体色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的品种上其种群消长情况存在差异.田间红绿体色麦长管蚜经2代观测,平均蚜量比值分别为9.96和15.85,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在小麦抽穗期到乳熟期红体色麦长管蚜个体比例随着田间条件的改变逐代升高(分别由第1代的17.55%和14.70%增至第2代的29.80%和42.2%).
麦长管蚜、体色、生殖力
44
Q96(昆虫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102007;国家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4DIB4J15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01
2007-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5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