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52-8255.2007.03.009
高温及水稻类型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
近年来,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 江浙等地呈明显上升态势.采用不同温度及水稻类型处理灰飞虱若虫,获得灰飞虱种群在不同处理组合下的存活率、发育进度及抗寒力.结果表明,35℃的高温下,灰飞虱各龄若虫无论在杂交籼稻还是粳稻上,其发育进度均比25~30℃推迟2~7 d.35℃高温下若虫死亡率较高,并且不能正常羽化.粳稻上饲养的灰飞虱若虫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杂交籼稻,但水稻类型和温度对灰飞虱存活率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作用.在适宜温度下(27~30~C)用杂交籼稻饲养的灰飞虱,其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均要比在高温(35℃)或低温(25℃)下饲养的低.在26~30.5℃变温条件下,杂交籼稻上饲养的灰飞虱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显著低于粳稻上饲养的,而且不同温度和水稻类型上的灰飞虱的过冷却点均低于零下10℃.可见江浙稻区冬季低温对灰飞虱的越冬已不存在制约作用.温度和水稻类型的变化是近年灰飞虱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
灰飞虱、温度、水稻类型、死亡率、发育进度、过冷却点
44
Q96(昆虫学)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PB0123
2007-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48-352